铜都市民论坛嘉宾访谈:市水利局
访谈嘉宾:铜陵市河长办负责人、四级调研员 徐迎春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铜都市民论坛“嘉宾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许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铜陵市河长办负责人、四级调研员徐迎春,欢迎您的到来。
一、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请问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我市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建立河湖长制组织架构体系。市委办、市政府办先后印发《铜陵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办〔2017〕49号)和《关于全面实施湖长制的意见》(办〔2018〕90号),将全市江河湖库等水体按照水系进行合理划分,形成长江干流铜陵段、黄浒河水系、顺安河水系、城区水系、青通河水系、菜子湖水系、两赛湖水系、白荡湖水系、陈瑶湖水系等九大水系,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750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全市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总河长同时还担任具体河湖的河湖长。其他各级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在市、县、乡设置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办公室设在水利部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兼河长办主任。设立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市级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等32个部门单位组成,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规定的职责开展河湖长制工作,积极参加河湖管护行动。二是完善河湖长制工作制度。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我们先后建立了河长巡河、河长会议、河湖长制述职等20余项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不断规范河湖长制工作运行。全市各级河湖长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巡河巡湖,市级河湖长每年至少3次(每半年至少1次),县级河湖长每季度至少1次,乡级河湖长每月至少1次,村级河湖长每周至少1次。通过日常巡河巡湖,及时发现和协调处理河湖突出问题,全市河湖面貌显著改善。每年及时召开总河长会议,总结上年度工作,研究部署本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会上播放河湖问题警示片,集中曝光工业生活排污、养殖污染、河湖四乱、水土流失等问题,会后河长办迅速推动问题整改验收销号。建立河湖长制述职机制,每年县级总河长和市级河长会议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向市级总河长述职述责,以此推动县区和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坚持以总河长令推动重点工作,先后7次签发总河长令,强力推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等工作。今年又印发2023年第2号总河长令,推动全市长江岸线垃圾漂浮物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三是创新河湖长制工作机制。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实施“河长+”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法官”和“水利邮政—河湖邮路巡查”机制。今年以来,全市邮政巡查员巡查发现河湖问题20余个,均已完成立行立改。建立实施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联建,分别与安庆、池州、芜湖建立跨界河湖联合河湖长制,开展长江、枫沙湖、黄浒河等跨界河湖巡查督查,今年以来共发现处理问题6个。同时研究共建黄浒河跨界省级幸福河湖,做到共治共建共享。推进“河湖警长”、“河长制+检察”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线索246件,立案178件,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65份,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50件。建立实施河长制述职机制,各县区总河长和市级河长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市级总河长述职述责,切实推动县区和部门履行河湖长制工作职责,加快实现我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生态环境目标。
二、我市自河湖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行政执法及河湖面貌持续改善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请问近一两年来的具体体现?
答:我们紧紧围绕河湖长制六大任务,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聚焦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十三五”期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7%、20%,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获省政府通报表扬。一县三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获水利部命名。二是聚焦水域岸线管控。对全市47条河流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完成6起影响河道行洪问题整治整改。对980处碍洪疑似图斑进行复核排查,对全市163处涉河建设项目进行核查,协调推进G3长江铜陵公铁大桥、G330铜陵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横埠河大桥、横埠后河大桥、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跨彭桥河等项目审批。三是聚焦水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常态化开展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管网排查整治,建成横港化工园区北片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3万吨/天)。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完成17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4条农村黑臭水体、2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15万户改厕,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54%。加强港口船舶污染管控,对1851艘船舶外排管路实施盲断、铅封,阻断船舶污水外排通道。四是聚焦水环境治理。加强城镇污染治理,新建改造市政污水管网64.48公里,推动义安区东部城区雨污分流、郊区桥南及桥北片区雨污分流,完成黑砂河、幸福渠沿线暗渠排口排查整治。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累计完成长江干流再溯源排口821个,再监测排口454个,设置标志牌541个。扎实推进农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五是聚焦水生态修复。完成王家元、朱村东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面积38.6平方公里。完成部省下达的57个遥感监管图斑现场复核整改。连续4年开展增殖放流,共放流各类鱼苗4000余万尾。强化系统治理,加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六是聚焦水行政执法。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开展“蓝盾”“五一”清江清河等专项行动,开展采砂执法行动5102次,查处涉砂案件34件,查获非法移动船舶4艘、非法运砂船舶36艘。落实落细长江“十年禁捕”,全市渔政部门共开展执法巡查7157次,出动执法人员23229人次。
三、近年来我市河湖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请问我们在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河湖问题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专项专门改。紧盯专项重点问题,研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推动长江流域禁捕、清江清河清湖、钟仓河水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着力清理整治河湖乱占、乱建、乱堆、乱采、乱排、乱捕等危害河湖健康生命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分为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巩固提升等阶段,突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专项整治,共整治各类问题30余个。二是对标对表改。针对环保督察、部省暗访、群众举报等问题,严格对照整改通知要求及河湖管理规定推进问题整改工作。2020年,水利部暗访发现我市枞阳县神灵赛湖违建房屋问题,指出影响河道行洪安全。我们按照部省通知及防洪保安要求,强力推进问题整改。枞阳县筹措拆迁补偿款1208万元,拆除房屋13户,共4093平方米。恢复了河道岸坡原貌,消除了行洪安全隐患。三是自查自纠改。加大问题排查整改力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河湖进行全方位监管,去年以来自查自改各类问题455个。全市河湖长认真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协调农业、环保等部门开展问题整改,发现并整改问题3500余个。针对水产、珍珠养殖污染水体问题,市委成立联合督查组开展督查督办,推进解决养殖污染问题。新桥河河道淤积,行洪不畅,影响水环境质量。义安区主动作为,开展清淤疏浚,增强河道蓄水功能,增大河道行洪断面,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
四、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请问我市在幸福河湖建设方面有哪些成效?
答:自2020年以来,我市先后将顺安河、枞阳长河等8处河湖建设成省级幸福河湖,其中枞阳县2处、铜官区2处、义安区3处、郊区1处,通过省级验收并正式命名。一是高标准编制建设实施方案。我们对标“洪水有效防御、供水安全可靠、水生态健康、水环境良好、水文化传承、社会共建共享、有河湖特色”的建设目标,强化河湖系统治理和长效管护,编制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邀请水利部及省水利厅专家审查实施。二是各级河长加强牵头协调。幸福河湖建设事关多部门多领域,各级河长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统筹环保、农业、水利等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三是加强河湖长效管护。坚持建管并重,落实日常管护机制,持续探索创新河湖管护经验做法,不断巩固幸福河湖建设成效。今年我市正在推进枞阳县羹脍赛湖、铜官区长江、义安区圣冲水库等3处省级幸福河湖建设,同步开展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充分发挥幸福河湖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改善我市河湖面貌。
结束语: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徐调研员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广大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