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市民论坛嘉宾访谈:市人社局
访谈嘉宾:铜陵市社保中心副主任 赵劲松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铜都市民论坛“嘉宾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许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铜陵市社保中心副主任赵劲松,欢迎您的到来。
问题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请问赵主任,我市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我市一直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推进,通过实施“数据找人”计划,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这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一是协调相关部门,全面开展数据比对。联合医保、教育、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信息比对,通过获取求学、医疗、创业就业等相关信息,分类施策,通过“短信提醒”、“电话告知”、“上门宣传”等方式,引导各类人员参保缴费,锚定重点缴费群体,逐人发送手机短信息提醒,有效引导其参保缴费。
二是强化横向部门联动,加强纵向部门督促。强化与就业、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落实督办,提高企业、职工参保缴费意识。尤其在新增企业注册时,及时宣讲社保政策,告知应履行的权利义务。同时密切与税务部门的工作联系,与纳税未参保企业及时对接了解情况,上门宣讲社保政策。在就业招聘会上,引导督促各类企业依法依规参保,引导应参保未参保人员、中断缴费人员等主动参保,鼓励断保人员长期缴费。今年以来,已会同税务、市场等部门开展“进企入户”培训宣讲20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页1.5万余份。
三是全面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工作。为保障流动性较大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权益,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用工灵活的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以及小微民营企业招用的小时工、季节性用工等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保障了快递从业人员等新业态人员的权益,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700多名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了工伤保险。
四是打造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矩阵。充分利用铜陵人社、铜陵社保、枞阳人社等微信公众号,通过推送政策解读、宣讲视频等,常态化宣传社保政策。同步利用铜陵台、报纸等新媒介和网络媒体,积极发布政策解读,进行全天候、立体化政策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同时加强重点人群针对性宣传。会同就业部门,在企业用工招聘会现场,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把好用工参保“入口关”,为企业和员工算清“明白账”、“长久账”、“养老账”。在公交车站、出租车、电梯、社区宣传栏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画、专题广告等,营造浓厚的氛围。今年以来,已开展“就业+社保”融合性宣传300多场次,共发送宣传短信4.5万余条,在社区张贴宣传海报500多份。
问题二:刚才赵主任介绍了我市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这些措施畅通了企业群众的参保渠道,使他们相关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那么,我想问赵主任的是,今年以来,我市的参保工作进展怎样?各险种的参保情况如何呢?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一项重要指标,也就是人社事业发展计划中的参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多措并举,今年我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目标任务已经超过序时进度完成,截至6月底,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5.03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34.27万人的102.22%;工伤保险参保22.2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21.3万人的104.23%;失业保险参保18.47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18.47万人的100%。应该说参保扩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问题三:社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请问赵主任,今年我市在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今年以来,我市重点聚焦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是推进数据多跑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利用企业开办平台,实时将新增注册企业信息推送至社保信息系统,同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推进数据多跑路,变“企业线下跑多门反复办”为“数据线上一网联通直接办”,大大节约了企业办事时间,提升了服务效率,企业实现社保开户服务“一次不用跑”。
二是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开展了“退休一件事”和“工伤一件事”打包快办服务。会同医保、公积金、卫健等部门,印发了《铜陵市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联办工作方案》,对参保人员退休申报、医保年限清算、公积金提取、独生子女费领取等跨部门事项,实行“打包服务、一次办结”。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补助金申领等多个关联事项,实行 “打包”服务,服务对象“一次申请、串联服务、统一出件”,有效解决群众办事进多扇门、反复跑的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三是在全省率先实现参保权益类事项“省内通办”。作为我省首家社会保险参保权益类“省内通办”试点市,我市全面做好业务事项的梳理、需求提报、测试及培训工作。牵头开展了省内通办全省培训会、业务研讨会、需求完善会。目前,我市相关系统已上线运行,省内15个兄弟地市的参保人员可在我市直接办理参保信息查询等业务,实现了社保业务跨地市“异地办”、“就近办”、“方便办”,拓展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开通首个人社·医保·税务·银行“多方联办”服务窗口。6月13日,建行开发区支行开通了首个人社·医保·税务·银行“多方联办”服务窗口,该窗口可办理人社、医保、税务3个部门的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参保证明查询打印、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住院费用报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费代扣协议签订等66个服务事项。 “多方联办”服务窗口旨在进一步深化跨部门合作机制,提升工作联系紧密度,实现跨部门事项“打包服务、一次办成”,积极推进服务下沉,不断完善“一干多支”的社保经办服务网络建设,满足企业和群众“就近可办”“多点可办”服务需求。
问题四: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企业稳岗留工、鼓励企业吸纳用工,请问赵主任,社保在这方便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关于社会保险费减、免、缓相关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以2022年为例,我市去年4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延期申报和缓缴政策。2022年,全市共为8000余户企业减免工伤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1.1亿元。为600余户企业办理延缴或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3800余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根据省厅部署,在今年4月份原降费政策到期后,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数据共享和系统比对测试,做好延续降费政策的落实工作,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将惠企资金直接下达相关企业,减少企业事务性负担。截至今年6月底,已为全市8700余户参保单位减征失业保险费5700余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经济负担。
问题五:社会保险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基金规模庞大,社保基金是广大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请问赵主任,我市在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吗?
答:安全规范,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所谓安全规范就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社会保障基金规范管理,守住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底线。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社保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越来越大。我市年度基金收支超40亿元。为守护好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我市坚持内部控制与稽核监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内部控制方面,坚持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从健全机制、规范运行、完善内控、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强化和提升,按照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规程相关要求,完善初审、复核、审批的“三级审核”风险防控机制,压紧压实“一岗双责”,明确各环节工作人员风险防控职责,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层层压实经办职责。
在稽核监管方面,我市每年初都制定详细的年度稽核工作计划,采取“书面稽核为主、实地稽核为辅”的方式对参保企业开展常态化稽核监管。截止今年6月底,已稽核402户企业17241人。同时,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加大疑点数据核查工作力度,2022年以来,部省下发的疑点数据涉及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118万元,已追缴109.64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强基金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等各类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问题六:随着社会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能够享受待遇的群体也一定是在同步增加,赵主任,我们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举措,来保障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能够一直处于可控状态?
答:你说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以前的资格认证主要针对养老保险这一个险种,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现在已经扩大到覆盖养老、失业、工伤全险种、全待遇类别了。
在具体工作方式上,我们采取以“静默认证”为主、人脸识别认证为辅、社会化服务兜底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服务体系。我们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加强与公安、司法、卫计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数据共享比对,通过比对高铁出行数据、民政登记数据、司法涉案人员数据等,开展“静默认证”,对于少数“静默认证”不能完成数据比对的,可以通过皖事通等手机APP认证,或者社区工作人员辅助认证的方式开展认证服务。2023年,我市各险种需要开展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人数达38.6万人,截至6月底,已认证26.99万人。
结束语:由于时间关系,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赵主任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广大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